新闻中心
News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得以繁衍生息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隐蔽而严重的掠夺行为——“生物海盗”,正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Biopiracy)是指未经许可,非法获取、利用和商业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遗传资源,侵犯了资源提供国的知识产权,损害了其主权和经济利益。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成为各国高度重视的重要议题。但,伴随着生物资源的全球流动,生物海盗现象还是日益凸显,成为对生态系统和国家利益构成威胁的重要因素。因为这种行为往往涉及到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的非法采集、走私和转基因,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如药品、农作物、化妆品等。
生物海盗,通常指的是对生物资源,特别是遗传资源的非法获取与利用。此类行为往往涉及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采集、盗取或使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生物资源,以谋取经济利益,而不向资源提供国支付合理的补偿。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资源提供国的主权,也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影响。
“生物海盗”现象的根源,其实主要在于丰厚的经济利益。在许多国家,特别是那些拥有丰富生物资源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往往成为外资公司和外国机构觊觎的目标。这些国家的生物资源,若是能被合理开发,将有可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所以,这就无疑刺激了生物海盗行为的发生。此外,很多国家在生物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使得生物海盗现象得以滋生。例如,在外来生物采集方面,缺乏必要的许可证制度,导致生物资源的出口和利用难以受到有效管控。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因技术的进步,使得对外部遗传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变得更加简便。这种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原产国资源的非法获取与利用,从而加剧了生物海盗现象的严重性。
生物海盗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显而易见的。过度采集某些植物资源,可能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失衡,进而影响土壤质量和其他植物的生存环境。物种的灭绝不仅会对生态链产生深远的影响,还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后果。在经济层面,生物海盗行为对资源提供国的经济利益也造成了显著损害。以我们熟悉的北京烤鸭为例,北京烤鸭传统上使用的是北京鸭(又称填鸭)。这种鸭子体型较大,肉质肥美,皮下脂肪丰富,非常适合制作烤鸭。北京鸭经过特殊的饲养方式,通常采用填喂的方式,以确保它们能够长出丰富的脂肪层,从而在烤制过程中产生酥脆的外皮和鲜嫩的肉质。
传统上使用的北京鸭,在被引入英国后,经过遗传资源的杂交繁育,衍生出“樱桃谷”鸭。然后,这种经过改良的鸭种重新被引回到中国,并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北京烤鸭的主要原料,逐渐替代了原本的北京鸭。然而,这种遗传资源的流转背后也伴随着巨大的经济代价——据中国青年报的2005年的一篇报道,中国每年为引进种畜禽支付超过2000万美元!
这类教训,比比皆是,是很惨痛的。而ABS机制,正是为了确保在遗传资源跨国利用中,所有提供和使用资源的各方都能获得公平的利益分享。
一盘北京烤鸭。摄影:Linda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生物海盗行为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物种资源的流失直接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以兰花为例,中国的兰花资源在各个产区几乎遭遇了严重破坏,尤其是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这些珍贵植物的消失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也削弱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整体水平。此外,生物资源是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随着资源的流失,一个国家的育种行业和生物工程公司就会失去大量宝贵的遗传资源,这对科技创新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损失会很惨重。在一些关键农作物的改良过程中,失去这些原生资源可能导致农业科技的发展受阻,从而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各国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生物资源,确保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持和恢复。
生物海盗就像是一群“国际盗墓贼”,他们不是去盗墓,而是去盗取“基因宝藏”。他们潜入原始森林、深山老林,寻找那些珍稀的植物、动物,然后偷偷采样,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和开发。他们就像是在“盗窃”大自然的智慧,然后据为己有。
最有意思的是,这些“生物海盗”们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常常会给自己披上一层“科学的外衣”,说什么“科学研究”、“物种保护”,听起来好像很正义的样子。其实,他们就是想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拿回家,用自己的先进技术进行加工,然后赚得个盆满钵满。结果是,回头原产地还得花高价钱购买它们的“先进产品”。可,这对于原产地呢?公平吗?
我们知道,番茄的野生亲缘种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拉美地区的安第斯山脉,是这些野生番茄的发源地,那里大约有17个相关的物种。但是,由于对这些资源的收集较少,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某些欧美企业通过项目收集了这些亲缘种,以期提取其中的优良基因,培育出新的番茄品种。虽然这些资源的利用对农业发展有益,但企业的专利申请时,却未能明确标识资源来源,这就引发了关于生物海盗的争议。
马卡(Lepidium Meyenii),又被称为秘鲁人参,是一种生长在安第斯山脉的古老植物,几百年来一直被秘鲁的印加人视为神圣之物,用于提高生育能力和治疗多种疾病。但是,随着马卡的药用价值逐渐为西方世界所了解,一些外部利益集团开始盯上这种珍贵的资源。他们通过对马卡进行加工和改良,便在欧美国家申请专利,企图将这种资源据为己有。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在CBD官网的一份有关“生物海盗”的PPT文件中,还介绍了这样的一个案例: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一项专利申请允许该校将包括甘蔗在内的多种草类进行种间杂交。这些草类的源材料最早是在1956年由东德科学家从中国的一个实验站收集的。虽然没有任何关于这些材料早期育种的详细记录,也不清楚为何当时选择了这些草种,但这些材料随后被传至剑桥大学,并于2003年或2004年转移到了德克萨斯农工大学。
案例:日本大西教授在中国采集这些荞麦资源时,未经中方许可,将其带回日本进行研究和应用,涉及未经授权的生物资源使用问题。获得这些资源的该国学者和企业获得了巨大利益,但却没有向当地社区提供任何反馈。这类“生物剽窃”的行为预计将在未来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公正问题,尤其是在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特别是在 DSI 技术背景下)。因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支持当地社区建立“中华荞麦保护地”、保护美荞、亮荞,并呼吁在各种国际平台上确保当地社区获得应有的权利。
大西近江(Ohmi Ohnishi)教授是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院教授,国际上知名的荞麦种质资源学专家,于1992年(或更早)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市永胜(Yongsheng,音译)地区,发现了一种新的野生荞麦,将其命名为Fagopyrum homotropicum Ohnishi,带回日本培育并做研究,该野生种一经发现,就在荞麦杂交育种被广泛运用。1995年的第6届国际荞麦大会上,对其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公开报道。在其后荞麦育种家发表的多篇论文中,都用到了该材料。大西近江教授的课题组及团队,以及韩国科学家Sun-Hee Woo课题组及团队,利用该种野生荞麦的自交亲和性与自交不亲和的甜荞麦杂交,培育出了自交亲和的甜荞后代Fagopyrum esculentum (Homo type),解决了甜荞自交不亲和导致的育性低的育种难题,应用十分广阔,多个国家,包括日本、加拿大、韩国和俄罗斯的荞麦育种学家都开展了相关工作,并相继获得了具有自交亲和可育特性的甜荞株系,将其用于大田实验。除此之外,大西近江教授在中国还发现和带走了其它野生荞麦资源,总共报导了8个野生荞麦种和1个栽培甜荞的野生荞麦近源种(亚种)。简言之,就是在中国发现的这些荞麦种,应归中国所有,如果日本或其他国家想利用生物遗传资源做研究,必须征得中国同意。然而,大西近江教授取样时没有征得中方同意,擅自将中国资源占为己有,并联合其他国家以此产生了多项科研成果。
为了有效应对生物海盗行为,这些年来,各国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尝试着改进,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各国在加强对自己国家的生物资源的法律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国际层面,需确保在获取和利用遗传资源时,遵循事先知情同意(PIC)和公平合理的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ABS)原则。生物海盗现象往往跨国界,其实监管起来是比较难的,因此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了保护遗传资源,许多国家建立起了种质资源库。上图来自新建的国家作物种质库,可以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是全球容量最大的作物“种子银行”。摄影:Linda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保护生物资源不仅是各国的责任,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公众对生物海盗现象的认识和警觉性至关重要。另外,从消费端来讲,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有效提升公众的生物资源保护意识,鼓励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可关注其来源,从而减少对“生物海盗”行为的变相支持。同时,各国应建立生物资源监测系统、记录本国地方特有的传统动植物资源,定期评估生物资源的龙8头号玩家现状和变化,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生物海盗行为,以保护国家的生物资源安全。
2024年10月21日~11月1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顶级盛会:2024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缔约方大会第十一次会议及《名古屋议定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将在哥伦比亚卡利召开。此次大会还将包括高级别的部长级会议,汇聚全球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领袖和专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代表团将实地出席此次大会。
(注:本文为第十六次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BD COP16)系列报道。文章仅代表资讯,供专家学者和决策者、感兴趣的读者们参考。欢迎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国庆出行再度上演“人在囧途”:车主高速上遛狗打球,警方提醒勿“放飞自我”
外卖小哥两次擦撞奔驰车,主动赔偿2100元,车主称“算了,结婚叫上我就行”,网友:活该你开奔驰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10月01日16时34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附近(北纬32.00度,东经117.61度)发生3.5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泄露的Google Pixel 9A渲染图显示背部的横贯相机岛已被取消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