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案例
分类

【疾控科普】鼠疫防控知识宣传

发布时间:2024-06-24 09:10:41    浏览:

[返回]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原发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啮齿类动物之间,是鼠疫耶尔森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感染了鼠疫后发病急剧,病程短,主要症状表现为寒战、高热不退、头痛剧烈、淋巴结肿痛、眼睑结膜及球结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膜充血,甚至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咳血痰等症状,病人很快陷入休克状态。由于呼吸困难、缺氧导致病人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出现紫绀,死亡的患者甚至全身紫绀,皮肤呈黑色,故被称为“黑死病”。面及四肢皮肤出现紫绀,死亡的患者甚至全身紫绀,皮肤呈黑色,故被称为“黑死病”。

  ②经直接接触传播。人类通过捕猎、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传播。

  ③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杆菌,可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杆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造成肺鼠疫传播。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2)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不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动物,不接触动物死尸,使用驱虫剂,做好防止跳蚤叮咬等措施。

  (3)在疫源地内进行野外活动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防蚤手套,穿防蚤袜,并且不在野外坐卧,在脱防蚤袜前,应先喷洒灭蚤药物,防止蚤类攀附在访蚤袜上。

  (5)疫情发生要“五早、一就”,“五早”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就”是指就地隔离观察治疗。。

  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痛或呼吸困难、咳嗽和/或血痰,应立即寻求医疗诊治,并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曾在鼠疫流行地区旅游的人应将这一情况告知医务人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