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案例
分类

警惕生物入侵!揭开这15种常见入侵杀手真面目

发布时间:2024-08-18 04:41:29    浏览:

[返回]

  警惕生物入侵!揭开这15种常见入侵杀手线 来源:人民网

  近日,九部门联合启动的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引发网友对入侵物种话题的广泛关注。

  据农业农村部门监测,目前红火蚁已传播至12个省(区、市)435个县(市、区),尤其是近5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政区191个,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

  随着近些年出国旅游人数屡创新高,“海淘”让国际邮包数量暴增,这些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风险骤然提高。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就会成为外来有害生物的携带者、传播者。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215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在其过去或当前天然分布范围之外引入和传播会威胁生态系统、生境或生物多样性的物种。

  专家介绍,外来入侵物种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本地原来没有,二是造成了对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危害。比如红火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被蜇咬人员有烧灼痒痛感,或出现荨麻疹或丘疹、水(脓)疱等。此外,红火蚁入侵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具有严重影响。来自美洲的巴西龟生存能力极强,在它们生活的水域,对当地乌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物种入侵中,自然扩散是指植物通过根、茎、叶或种子的繁殖以及风力、水流、鸟类等动物携带等传入,动物通过自身飞行等扩散传播。不过,在我国目前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50%的物种是人为引种导致传入的。随人类交通工具带入、国际农产品和货物带入以及动植物引种带入外来物种的几率越来越高,比如,毒麦传入我国便是随小麦引种带入,它与小麦的形态极为相似,易混杂于引种的小麦中,产生的毒麦碱,人、畜误食会出现头晕、呕吐、昏迷等症状。

  龙8体育官网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入侵风险大、防控治理难、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坚持底线思维、源头预防、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原则,遏增量、清存量,强化制度建设、引种管理、监测预警、防控灭除、科技支撑、责任落实,不断健全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外来物种入侵综合防控能力。

  加强农田、渔业水域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落实阻截防控措施,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推进城乡绿化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依托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等重点区域入侵物种治理。加强江河湖泊及河口外来入侵物种治理。

  6.加强科技攻关。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应用。

  7.完善政策法规。修订农业、林业外来物种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制修订外来物种风险等级划分、检测鉴定、调查监测、综合防控等技术标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海关、林草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纳入“十四五”相关规划,进一步明确防控思路、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

  8.完善防控管理体制。落实外来物种入侵治理属地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经费保障,落实防控要求。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联动协作机制。

  9.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作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探索参与式、实践式教育,引导提升广大青少年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意识。

  业界共议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涉及规划 推进标准规范改革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孙阳)近年来,国内设计咨询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境外工程设计咨询项目,带动技术、标准、装备和管理“走出去”,成为对外投资合作新亮点。当前,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加快,对外设计咨询行业迎来新的机遇。…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