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案例
分类

优秀STEAM案例 乙酸

发布时间:2024-08-18 14:51:18    浏览:

[返回]

  本文以“乙酸”为例,课时为1课时,将STEM理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界限,运用综合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乙酸”是人教版必修2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乙醇与乙酸的第二课时。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是继烃、醇之后又一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也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组成上来看,乙酸既是乙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为酯类化合物的学习作铺垫,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几种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乙烯、乙醇,对有机物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对分子结构与分子性质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基本的官能团,掌握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对实验探究有着强烈的兴趣,希望自己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探究,化学实验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技术——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乙酸的酸性、酯化反应等性质及其用途,树立问题意识、证据意识,发展运用变化与平衡得到学科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知道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巨大贡献,增强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

  食醋是厨房中常见的重要调味品,又是工业中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醋的来源引出乙酸,接着自然而然地引出乙酸的结构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 杜康酿酒的故事已经深入人心,但杜康的儿子黑塔也是一个小小发明家,黑塔在酿酒的过程中觉得把大量的酒糟扔掉太可惜了,于是他就把酒糟留了下来封到了大缸子里,到了二十一日酉时,打开盖子时闻到很香的味道并且忍不住尝了一下,酸酸的味道,后来在炒菜的时候,也会放一点进去作为调味酱,黑塔就用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液体,也就是今天我们厨房里随处可见的醋。那醋的主要成分应该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将学生迅速带入本节课的情境。

  [教师](展示无水乙酸实物)同学们看一下我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大家也可以观察你们桌子上的试剂瓶,观察的时候还可以打开盖子问一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

  [教师] 现在我们把乙酸加入装有水的试管和装有酒精的试管,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现象,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活动,对乙酸的物理性质应该有一定的了解,那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学生活动] 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色味、状态、溶解性(色味 :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状态:液态;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设计意图:从生活回到化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趣味小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乙酸物理性质的感性认识。

  [教师] 大家回顾上节课学习乙醇时我们对乙醇结构和组成的描述,通过观看乙酸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看是否能试着说出乙酸的结构。

  [学生活动] 尝试推理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分子式 C2H4O2;结构简式CH3COOH;官能团—COOH)。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乙酸的结构特点,加深学生对乙酸分子空间结构的认识,突出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引发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 乙酸,应该是一种酸,那么乙酸也应该具有酸的通性,回忆一下酸的通性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酸的通性:①与指示剂作用;②与活泼金属反应;③与碱反应;④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⑤与某些盐反应。

  [教师] 乙酸具有酸的通性,那具体乙酸酸性强弱如何呢?怎么比较乙酸、碳酸、盐酸的酸性强弱呢?

  [学生活动] 根据实验台面上所提供的药品和试剂,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完成实验活动。

  [总结延伸] 其实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比较出乙酸和碳酸的强弱,我们生活中许多现象也能证明,比如说家庭补钙剂,还是鸡蛋壳可以溶解在醋中。

  [学生猜测]四元酸,因为乙酸分子有4个H;还有可能是一元酸,因为在电解质电离时学过乙酸的电离方程式,它只能电离出一个H+。

  [教师] 同学们的猜测都是合理地,最多电离出几个氢离子决定了几元酸,那乙酸中被电离出来的 H+ 来自哪里?

  [教师] 就是羧基里面的氢电离出来了H+,所以综上考虑,乙酸应该是一个一元弱酸。

  设计意图:积极开展生生、师生对话,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同学一起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发展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

  [提问] 为什么我们在做糖醋鱼的时候加了醋之后还要加酒呢?而加了酒之后,香味就更加浓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 ①观察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有什么变化?②生成的新物质的眼色、状态、味道如何?

  [实验探究] ①浓硫酸的作用?②加热的原因?③碎瓷片的作用?④导管未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⑤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酯化反应的实验,建立对酯化反应的认识,探讨交流实验中的注意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初步体会有机合成的科学方法。

  设计意图 :学生继续学习,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化学为社会创造的美好价值。

  2.通过对验证乙酸的酸性实验方案的讨论与评价,发展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

  3.通过对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的讨论与分析,诊断学生对酯化反应及其本质的认识水平。

  (声明:除21CN青少年科创家原创文章外,21CN青少年科创家分享和转载的文章皆为促进STEAM科创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小编微信:mysteam123,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