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案例
The latest case
5月18日,2023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主题活动在浙江宁波举办。在主题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整理发布了八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优秀实践案例。现通过分批推介的形式,逐一展示优秀案例,以推广有益经验,交流工作进展。
青田县以“稻鱼共生+产业发展”,构建特色鲜明、共富共享的稻鱼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稻鱼共生+农业传承”,成功举办全球农遗大会,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稻鱼共生+EOD模式”,深挖稻鱼共生系统中的生态环境价值,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一态多赢”的模式;“稻鱼共生+减污降碳”,谋划稻鱼共生系统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拓宽协同增效路径。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总面积2493平方千米,因华侨而兴旺,因稻鱼而闻名。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保护区,获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批示:“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
青田县立足资源优势,以稻鱼共生系统为着力点,聚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不断创新各项措施,推动实现生态共富战略目标。
近年来,青田县坚持以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和推广为着力点,以生态环境导向(EOD)模式为支撑,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村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不断创新各项措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生态共富战略目标。
“稻鱼共生+乡村振兴”,打造联盟共赢模式。构建特色鲜明、共富共享的稻鱼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在稻鱼共生核心保护区实现“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创建稻鱼产品品牌4个,推出稻鱼米、田鱼、田鱼干等联盟产品11款,开发稻鱼系列文创产品20余件。千年之恋—稻鱼共生系统”系列文化获得中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影响力文化品牌,系全国五十个组织之一。“稻鱼之恋”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近180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100万元。“稻乡鱼歌”电商式共富工坊设双十一直播活动。成立稻鱼共生红色产业联盟,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稻鱼共生+农业传承”,成功举办农遗大会。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授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是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7月,“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丽水市青田县举办,青田通过购买经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认可签发的核证减排量,对农遗大会的碳排放量进行抵消,实现首场国际性“零碳”会议。农遗大会举办以来,游客和考察团络绎不绝,累计接待游客量近48.1万人次。
“稻鱼共生+EOD模式”,助力实现生态共富。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名单,青田县“侨乡大花园”项目榜上有名。稻鱼共生“乡村游”项目为文旅产业开发类6个大项目之一,计划投资2亿元,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新建稻田养鱼示范区、稻鱼共生系统研学基地等,综合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等多重优质资源,深挖稻鱼共生系统中的生态环境价值,全面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生态互惠作用,助力生物多样保护,进一步传承千年的“共生”之道,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一态多赢”的模式。
“稻鱼共生+减污降碳”,不断强化标准建设。组织编制并申报《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方案》,重点实施稻鱼共生系统方法学、减排量、碳标签开发等三大项目挖掘稻鱼共生系统中的环保价值,全面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2022年10月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单位,获得了2023年度省级环保专项基础补助资金250万元。截至目前,试点工程中的《基于项目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指南 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标准方法已通过市级立项。
“稻鱼共生+科技融合”,数字赋能智慧养殖。以方山乡龙现村作为试点,依托数字化改革成效,建立未来乡村“云上龙现”数字驾驶舱,搭建“农遗龙现一张图”平台,结合“稻鱼共生一杆农业眼”等数智感知设备,构建数字化管理“一张网”,实现24小时监测农田肥力、土壤、水质、二氧化碳、病虫害防治等农田环境数据情况,动态展示稻鱼共生系统作业内容,并落实专人负责数据查看,适时做出农业调整,为田鱼从孵育到成长、水稻从育苗到成熟的全周期生长提供指导依据。
绘就和谐共生生态美景。“白水当门稻遂深,过雨忽翻金碧影”,明初刘伯温曾这样描绘稻鱼相依、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相关研究表明,在减污方面,稻鱼共生系统比水稻单作系统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68%和24%,杀虫剂的用量仅为水稻单作系统的3.24%;在降碳方面,每公顷可减少1011.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全年减排量约3393吨二氧化碳当量。在青田县龙现村形成“森林-溪流-梯田-村庄”交错的独特景观。
绿色产业释放生态红利。通过青田田鱼和青田稻鱼米的品牌打造,实现了“亩产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目标。“稻鱼之恋”文化节期间,实现旅游收入超100万元。“稻乡鱼歌”电商式共富工坊,开设双十一直播活动,成交人数501人,累计订单1025件,成交金额7.36万元。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效应,带动产业增收300余万元。稻鱼米等农产品年销售额达1800万元。
整合资源激发振兴动能。深入挖掘特色乡土文化资源,盘活村内闲置房屋、文保建筑,统一规划,整合聚落,设计包含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在内的主题展馆14座,通过“一带、一核、多馆”的布局建设,形成乡村休闲游、体验游、研学游等新业态,实现农文旅资源“高效益”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协同发展。
全力以赴维护生物多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世界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紧紧围绕习批示精神,综合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稻田水土空间和养分系统、村落景观人文系统等多重优质资源,充分发挥生态互惠作用,通过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三非整治等扩大种养面积,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赓续传承千年的“共生”之道,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一态多赢”的模式。
坚定不移保护农遗根脉,推动乡村持续绿色发展。作为世界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青田县紧紧围绕习批示精神,将保护传承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擦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字品牌,坚守稻鱼种养模式,通过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三非整治等扩大种养面积,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赓续传承千年的“共生”之道。
持之以恒挖掘价值内涵,实现产业资源惠益共享。深挖稻鱼共生系统价值内涵,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以稻田养鱼传统农业为基础,在产业融合、品牌塑造、乡村旅游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不断拉长稻鱼产业链条,使稻鱼产业从单一的传统种养模式,向农产品深加工、稻鱼文创研发、农遗研学体验、智慧农业打造等多产融合发展模式转变,赋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新的时代内涵。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